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产品 > 正文

摩根大通朱海斌: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预判为5.9%,主题是疫后重启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时间:2023-05-31 21:48:28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媛媛、实习生高熙童 上海报道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5月31日,摩根大通第十九届全球中国峰会在上海开幕,本次峰会以“蓄势以待 放眼未来”为主题。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兼大中华区经济研究主管朱海斌分享了对中国今年宏观经济的展望。

朱海斌称,市场对于中国今年疫后复苏走势,存在着一些质疑和讨论。但整体来看经济增长判断相对偏乐观,今年整体增速判断是5.9%,基本可达到官方所定的5%的经济增长目标。

“虽然今年财政政策刺激力度可能比去年偏弱一些,但今年提前执行了宏观政策。本季度无论是从地方政府专项债的发行,还是信贷政策的执行,都对经济疫后复苏起到了非常显著的影响。这是我们对于中国经济在疫后复苏的一年整体偏乐观的观点。”朱海斌称。

虽然疫后时代的经济复苏未能消减投资者的避险意识,但聚焦全球经济,在大部分欧美国家,包括新兴市场中的很多国家,主要的央行在过去一年多持续加息来遏制通胀,因此在加息和金融条件收紧双重作用下,大部分国家今年会面临经济增速的下滑。而中国和印度经济增长增速是全球前两位,这也是市场的共识。

朱海斌认为,从今年2-3月的宏观数据来看,疫后中国经济复苏势头强劲,进入了一个疫后重启的模式。

但市场上对于今年中国经济复苏仍存争议,认为复苏并不全面,原因如下:

一是各领域经济发展不均匀,旅游、酒店和餐饮等行业受疫后重启反弹最明显,复苏明显更强。而电子产品、家具等常规消费整体偏弱。

二是财政和货币政策前置,宏观经济政策更加支持的领域表现更加突出。政府重视经济结构的转型,在短期之内要集中力量,因此一些重大的基础项目设施建设,也包括一些中长期的,像绿色的转型,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新科技和制造业升级的领域,指标明显更好。工业生产里面,表现最突出领域一是太阳能电池,另一个是新能源汽车。然而很多其他的行业跟政策支持相对比较远的表现就较为一般。因此目前所观察到的疫后复苏基础并不是非常稳固,而且主要集中在一些特定的领域,并不是全面的复苏。

同时,经济复苏未立刻反映在市场上,主要因为经济指标由坏变好需要一个过程。所有的宏观经济数据指标并不都会立刻改善,比如最近大家比较关注的工业企业利润,仍下跌20%。失业率尤其是年轻人口失业率仍然很高,工资的上涨短期也没有明显的转好,投资领域公共投资前三四个月很强,民间投资仍然很弱。

朱海斌称,市场需要一些耐心,根据一般政策的传导或者从宏观的经济周期来讲,指标间存在一个先后的关系,并不能同步向好。宏观的受政府逆周期经济政策影响,或者与今年疫后重启比较相关的领域,有可能率先复苏。通常来说,从这些领域传导到其他的领域,再到从公共投资最后传导到民间投资,通常需要1-3个季度。

而针对下半年的走势,朱海斌称,一季度的数据,尤其是2-3月份,显示出经济环比的改善非常明显。接下来几个季度,经济会进入一个相对比较中性或者偏弱的疫后复苏。从经济环比增速来讲,按照估算全年达到5.9%,按照季节调整之后的环比,运用环比的增长数据,一季度按照预测,接近12%的年化增速,二季度为3.5%,三四季度为4.9%,疫后复苏的动能在二三月份是最强的,之后会慢慢的放缓,到了下半年是4.9%。

朱海斌称,我们预测经济增速,一方面参考海外经济环境,尤其是发达国家存在的经济衰退风险可能在下半年会进一步发酵,这在下半年会对中国出口持续施压。另一方面,针对国内经济,一季度的很多政策专项债的发行财政政策,包括货币政策里面信贷的发放,在一季度前置的现象非常明显,全年预计不会出现更大规模的财政或货币刺激政策,仍延续3月两会所定基调,实行维稳和中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不过,朱海斌提醒,仍需关注的是,下半年可能会面临的一个风险是,上半年很多政策前置,到下半年政策的支持力度会明显减少。这也是为什么下半年整体环比平均增长是4.9%。从环比的指标来讲是前高后低,从同比来讲大概率二季度今年会是最高,因为去年的基数非常低。

朱海斌称,总体来看,中国经济增速全年维持5.9%的判断,今年中国的主题还是疫后重启。

标签:

最新新闻:

新闻放送
Top